2021年12月18日以来,有新闻报道: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市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西安出血热”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而出血热叠加新冠疫情,又让西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的插曲是,网络上流传的“西安出血热与草莓有关”,已经被证实是谣言。草莓传播出血热,草莓并不背锅。对此,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还开展了草莓专项风险监测,未发现农残超标等现象。
其实,西安发生出血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陕西省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关中一带的西安,又是省内出血热疫情最严重的地区。2006年到2017年间,陕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数共有约2万,其中西安就占了约1万。
那么,关于出血热,这些你需要知道!
什么是出血热?
出血热一般指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性单链RNA病毒,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和Ⅱ型。汉坦病毒的抵抗力较弱,不耐热和不耐酸,56 ℃ 30min和 100 ℃ 1min可灭活,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碘酒、乙醇等)亦敏感。
得了出血热有哪些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发热期: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哪些途径会传播出血热?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动物源性传播(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螨媒传播、垂直传播。最常见的为动物源性传播,即接触带出血热病毒动物的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而感染,或吸入带病毒排泄物产生的气溶胶而感染,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出血热发病与老鼠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在我国经研究确证的主要宿主鼠种为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
哪些人容易患上出血热?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而接触病毒的机会直接决定了患上出血热的几率。由于黑线姬鼠常在田间、野地出没,带毒率较高;而城区出没的褐家鼠,一般带毒率较低;因此,野外工作或活动者,如农民,其发病率较高。病后能获得一定性免疫。
如何预防出血热?
1.防鼠灭鼠是预防出血热流行的关键。防鼠的主要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藏好食物,消除鼠类隐蔽处所,将鼠类排除在家之外。灭鼠主要采用毒饵法,降低社区附近的鼠密度。
2.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到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在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任务前,可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
出血热疫苗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接种时间与第二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请确保至少完成基础针次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若完成基础免疫后超过一年,可随时对第三针进行补种。
3.个体防护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措施。高峰期尽量不去老鼠有可能生存的野外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类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住宅、办公室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在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同时要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特别须注意的是,高峰期间(10月—次年1月)有高热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切勿自行用退烧药,以免贻误病情进而加重危险。
被老鼠咬伤后,需要接种出血热疫苗吗?
被老鼠咬伤后,不建议立即接种出血热疫苗,因为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而不用于暴露后的应急接种。
咬伤后,建议首先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自行观察两周,若在两周内出现发热等类似于感冒症状,不要自己吃退烧药,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老鼠咬伤历史;若观察2周后无任何症状,这时则可以选择去接种点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预防下次感染。